趁着还有时日,赢得亲人灵魂

· 学员故事

【分享人】:恩旭

2017年的春节,对我们家、尤其是对我爱人来说,是最难过的一年,因他生母于除夕前3天世了(注:他大伯大妈是他的养父母)。消息太突然、太沉重了。

突然在于,我婆婆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发心梗一睡未起;沉重在于,这世界上最爱他的人未及见上最后一面,生死两茫茫而且尚未归信,再会无期。这是何等大的伤痛和遗憾啊!

因我们当天赶不回去,因而没赶上葬礼。他家乡的五个姐妹考虑到马上过年不好办事,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办葬礼、出殡,等我们回来再立碑。

对基督徒来说,若葬礼、后事是由不信的家人主导,必定会遇上「传祭拜」与「不拜偶像」之的张力。但只要我们真理清晰、心意坚定,并提前祷告,神总会给他儿女奇妙地开路,使我们可以胜过试炼。比起很多肢体所面临的大挑战(比如配偶不信,逝者又是配偶的父母),们这次的处境就算不得什么了。我双方都信主,信仰也受到家人尊重。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随同父亲、手足及家眷上山为婆婆立墓碑。立碑之后,亲人们以自祖辈沿袭下来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同时祈求亡灵的保佑。按年龄从大到小,一个接一个在墓碑前下跪、上香、表白,接着是烧纸、献饭。

站在不信者的角度,我能理解他们。人总是习惯「做什么」来达情感、赚取护佑,习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和仪式,承载这份努力,这样踏实。这种偶像崇拜的模式从古至今没改变。人都不习惯、也不敢相信不做什么,单单靠「心和诚实」就能白地得着好处。因此我更加深切体会到,每位能来到神面前的人,绝对是神的恩典,也是大奇迹,更加感恩自己得着这恩典。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然而 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弗2:3-5)

既已蒙恩,我和我爱人对不履行这些「孝行」并没有什么纠结。提前跟一个妹妹打了招呼,只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及感恩之故,向老人之墓鞠了一躬,父兄姐妹也不见怪。因为他们多年来了解我们对母亲的爱,深知这个儿子虽然过继给了无儿女的大伯家,却分毫未减少对亲生父母及手足的帮助。当年在五妹想复读、六妹自费读书而苦于无钱时,是哥哥从微薄的积蓄中慷慨出资;在父亲有机会集资买教师福利房时,是他出半资成全。他的爱不在舌头上,而在行为和诚实上,且是行在亲人活着的时候。

逝者已往,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待生者。这次我们回来主要是陪老父亲,为此我们没有联系任何同学、朋友,谢绝了一切饭局、茶局。我们陪老父亲散步、看电视,给他做想吃的饭菜。

当然真正的挑战不在胜过那些仪式及尽孝,而在于与神同工、赢得亲人的灵魂。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没有什么事,比得人灵魂更让我们感到无能。

抢夺灵魂的事任重道远。既知道这是神的工作,除了切实付出爱,和积极营造表达信仰的机会,更需要付上恒久、足够的代祷甚至禁食祷告。婆婆的突逝,是对我和丈夫的警戒,我们对亲人灵魂的祷告还是太少了,表明我们的爱还达不到真爱的程度。在传福音方面,我对他家人的热情远不如对我家。我总认为他家的福音应该主要由他传,客观上讲他家人也的确更看重他和他说的话。求主赦免我的懒惰。

今年回去看望父亲及亲人时,我们夫妻提前商量好了,要多找机会继续传福音。正好有一个主日,我们邀请了两边的亲人来一起礼拜。期间又专门做东,请了三个关系亲近的高中同学及妻子儿女来相聚。这两次聚会都由弟兄诚恳地给大家讲福音,以及自己信主过程中的思考、经历。

感谢主成全我们的心愿,亲友们也有正面的反馈。求主把对亲人灵魂的负担放在我们心中,并赐下由此负担生发的爱、催促和力量,趁着讲的和听的都还有日子,多传福音。别像我婆婆突然急病而逝,留下永久遗憾。

一切都是出于神,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林后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