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问题及团队回复集锦】问题五:如何关怀失独的肢体?

【问题五】:有一姊妹,独生儿子不幸离世(老来丧子),姊妹痛不欲生。很想去关心、安慰她,但不知道如何关怀安慰才好。春节想去探望,姊妹没同意,她说「你们来了会更痛苦,看到你们就会忍不住哭泣,家人也会跟着悲伤。」

还有一位弟兄,独生女儿,研究生毕业,马上就要结婚了,从北京坐男朋友的车回家过年并结婚,路遇车祸,两个孩子当场遇难。很想安慰他们,但不知如何安慰。每年春节、父亲节都不敢问好。请问老师,如何关怀他/她们?

【学员处置】:姊妹痛苦哭泣时,我拥抱着她,默默地陪伴她,有时陪着她流泪,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安慰她?等她平静一点,就为她和她的家人祷告。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关怀与安慰?对于弟兄,我更是无能为力,想得到老师的指点。


【团队回复】:

您的处置很好。拥抱,默默地陪伴,与哀哭的人同哭,为她们祷告。您的出现就是最好的礼物,相信您已经安慰到她。

1)姐妹拒绝你们去看她,担心引起家人的悲伤、担心更痛苦,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关怀过的一位姊妹在儿子突然离世后也有类似的情形,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儿子离世的事实,因她担心乡亲会在背后论断她,或担心会遇到像约伯的朋友一样只会说大道理的人,也担心别人不能安慰,反而给她徒增悲伤;另有一些人会认为,悲伤的事情,不提就好了,掩盖住伤口也许就不痛。有些人,包括基督徒,很不愿意敞开自己的伤痛,好像那是软弱或羞耻。

我们推荐您在我们的「信望爱生命关怀」公众号上搜索【哀伤是因为爱,我们可以哀伤】和【伴您同行忧伤路】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您和其他人认识哀伤的历程及身心灵的表现,您也可以按着丧亲者的需要转发给他们。

2)失去成年的独生儿女对家庭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父母的悲痛可能持续很久。对很多人来说,失去亲人的最初几周,精疲力尽,没有力气寻求帮助,甚至生存下去的意志都会遇到挑战。特别有些已婚成年儿女的离世可能还会伴随着财产分割的纠纷和诉讼,会带给父母更多的创痛。当哀伤的潮水阵阵袭来,关怀者要做好准备,和失独父母一起,陪伴他们一起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与哀哭者同哭,感受他们的伤痛。我们不要期待他们会主动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即使需要帮助,也不想开口,甚至无力开口。

3)在失独父母不愿意接受探访时,您可以持续以微信问候他们、发送可以安慰人的圣经经节给他们。您也可以让他们知道,您一直在祷告中纪念他们,如果他们想找人谈谈时您很愿意倾听。

4)当他们愿意接受探访或陪伴时,最好有1-2位同性的关怀者一起关怀一位丧亲者,切忌关怀者一个人独自陪伴异性的丧亲者。陪伴哀伤者,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有时甚至不需要说话,他们最需要的是关怀者的同在,让他们觉得不孤单。如果丧亲者流露出伤痛的情绪,关怀者可以用合宜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对他的安慰,例如拍拍他的肩膀、握握他的手、或在他流泪时递给他纸巾等。

5)在陪伴的过程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提供能力可及的帮助,例如准备饭食、打扫卫生。有时候也可以陪伴他们出去做一些户外活动,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一起锻炼身体,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疗伤。如果在不经意中触碰到某个情境或话题,引起丧亲者对逝者的追忆时,您可以顺着他的情绪和话题深入关怀,让他来倾诉,同理他的感受和情绪,并继续引导他来诉说。

6)有时,可以鼓励他们写日记,每天记下自己的感受。给孩子写信,表达对孩子的思念,自己的痛苦和哀伤,因为表达的过程也是医治。

7)在重要的节日,如生日、忌日到来之前,可以和他们一起做计划,如何纪念他们的孩子,比如举办家庭聚会,夫妻双方轮流分享逝去的孩子生前的故事,讲述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当夫妻都能把自己的悲伤讲述出来,医治的水流就可以开始流进他们的心中。如果父母有意愿的话,可以捐赠孩子以前使用的物品,或有经济能力时以孩子的名义设立纪念基金。有些时候,这也会对父母带来很大的安慰。这些都是很好的哀伤疗愈方式。

8)听见出版社(https://hearandsee.life/feature/12/)有一份「走过哀伤365」有声书和一些失独父母的真实故事可以推荐给丧亲的人。愿主使用这些讯息来安慰他们。我们的应用培训里有一个单元讲『哀伤陪伴关怀』,请学员们继续学习一些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