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问题及团队回复集锦】问题七:如何关怀因病许久不来团契的肢体?

问题七】:我们中间有几位癌症病人,也有已被主接去的。也有正在病中的。其中有一位弟兄,家住在外地,他是我领他决志信主的。刚信主时信心很好,每天读经5到6章。但是他的家人都信佛,回到老家久了,加上身体有病后,就很难参加我们的团聚生活了。距离又远,也想去探访,同样被拒绝。我现在只能每天在微信里,为他祷告!他只回应:「阿们」。请问老师,我们该如何关怀他?

还有一姊妹也在病中,病后经济压力也很大,我试着帮助,但发去的钱都被拒收,被退回来。想去探访(其实去了对姊妹的生活是一种打扰)。姊妹生活完全能自理,生活很规律,人去了就会打乱她的正常生活。请问老师,我们该怎么关怀?

【团队的回复】

对于第一种情况,关怀者可以采用线上关怀方式,平时常在微信中问候,发一些癌症相关的资讯、经文、诗歌、或见证给对方,也可以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通过电话来进行关怀。在交流的过程中(包含微信和电话),可以聊疾病的治疗、生活、与家人相处等各方面的话题,从中了解对方身心灵的需求和所面对的困难,再听从圣灵的带领去回应。

问题中提到的弟兄家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对关怀者在微信的祷告也都只简单的回「阿门」。这个「阿门」背后是不是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比如身体的痛苦,没有精力回答?心理的无奈?治病开销的压力?弟兄对于神的认识在哪个阶段,他有否对神的埋怨或者失望?如果可以在电话交谈时尝试使用开放性的问题问问他,关怀者或许就能发现其中的缘由。

如果神带领他自己主动聊起信仰或有关灵性的话题,我们可以和他交流,但不要有强迫的心态。关怀者当多为对方祷告,随着圣灵的带领,从交谈中提供以基督信仰的心灵关怀。如果圣灵感动您为对方的心灵需求代祷,您就顺从圣灵的引导,在线上为对方祷告。另外,这位患病的弟兄处在一群未信的家人中,他就更需要属灵的伙伴来陪伴他和坚定他的信仰。距离远关怀不容易,如果能联络到他家乡的教会,可以考虑邀请当地的弟兄们参与关怀。

对于第二种情况,既然您发过去的钱被退回了,就表示对方不愿意接受金钱的捐赠,那我们就要尊重她的选择。如果对方的生活可以自理,也表示不想被打搅,关怀者无需硬是要去探访,因为这个探访不是出于她的需要,而是出于关怀者自己的意思。关怀者要避免把自己的意思硬加在对方身上。

我们在讲解关怀的原则时曾提到设立关怀界限的重要性,关怀界限可以保护被关怀者,也可以保护关怀者。希望学员们在提供关怀时一定要刻意保守您和被关怀者之间的关怀界限。当对方不想接受探访时,关怀者仍然可以继续提供线上关怀(请看第一种情况的回复),让她知道她并没有被遗忘。